画里人家——桂林民俗文化陈列(基本陈列)
字体大小:大中小
桂林自古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自然风光名闻天下。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桂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描绘了桂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面貌。
一个个节日,一种种习俗,凝聚了民族的美好向往;一段段歌谣、一声声唱腔,寄托了人们的喜怒哀乐;一个个村寨、一座座城镇,见证了地方的发展变迁。无论前店后坊的大街小巷,还是引车卖浆的贩夫走卒,都曾经是桂林城市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些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些已悄然成为记忆,有些还真实存在眼前,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应有的光彩,“旧”而持久,“土”而率真。它们带着昨天的印记,注入桂林新陈交替、生生不息的新生文化血脉。
第一部分:和谐家园
桂林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各族人民因地制宜,以朴素的生活理念,用超凡的智慧,靠灵巧的双手,顺应自然,创造出宜人的生产生活环境。他们精于稻耕,勤于渔猎,修筑居屋,建造家园,建成了今天的美好家园。青山绿水、田园炊烟、漓江渔火……,宛如一幅幅画卷,构成了天人合一的人间胜境。
第二部分 市井画卷
桂林北接衡湘,南通交广,通汇湘江与漓江水系,拥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自宋元以来,桂林就作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被称为“西南会府”。先民们在融合了大量外来文化的精华又吸取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桂林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各方面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街道纵横,商号林立,南北商旅云集,一派兴盛发达的景象;种类繁多的美食在食肆和民居中四季飘香;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庆歌声在青山绿水间时时回响。
第三部分:斑斓彩衣
在桂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世居的壮、汉、苗、瑶、侗、回等民族植桑采棉,织布裁衣,用精巧勤劳的手,编织出一件件人间的霓裳羽衣。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生产生活方式也存差异,有的稻耕于溪河之滨,有的栖息于峰峦之上,自然造化的不同使他们为适应环境而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在广西周边的云南、贵州等省份同样生活着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但在服饰上却存在很大差别。现将我馆珍藏的这些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并展出,观众可以在比较中体会各个地区群众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桂林不仅是“山水甲天下”的人间仙境,更是民族民俗文化繁荣发展的天堂。桂林民族民俗文化是桂林各族人民千百年艰苦奋斗、不懈创新的智慧结晶,是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本展厅所撷取的一点一滴,都是桂林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让它们再次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让它们唤醒大家曾经真实拥有的记忆,是难以割舍的情感使然,也是守望本土文化家园的一次探索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