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博物馆举行“五彩缤纷民俗乐”主题活动(第二期)

时间:2017.08.21信息来源:宣教部浏览次数:4651

字体大小:

2017年8月19日、20日,桂林博物馆举行的“五彩缤纷民俗乐”主题活动以“魅力非遗”为主题,邀请龙胜县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非遗”传承人共同推出,共分为唱响壮歌、巧手编草龙、玩转刺绣三大部分,90位小朋友和6位老年大学的志愿者参加此次活动。

首先,来自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龙脊村的壮嫂们演唱了壮族弯歌,嘹亮的歌声响彻大厅。弯歌又称“古壮歌”,多在喜庆场合围火塘演唱,因其唱时弯来绕去而得名。2012年,弯歌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其后,孩子们分三组进行活动:草龙和草凤制作、红瑶针线刺绣、壮族布贴绣。第一组孩子在草龙草狮制作传承人指导下学习草龙的编织技艺。草龙草狮的编织以龙脊梯田所种糯米的糯禾秆草为主要材料,辅以竹木做支架,采用编、插、嵌、镂等十多种工艺精心编制而成,体现了传统技艺对农林剩余物的循环利用。2012年,广南草龙草狮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红瑶刺绣。红瑶是瑶族的一个重要的支系,因其妇女上身衣着的外衣颜色以红色为主色而得名。刺绣在红瑶的服饰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红瑶姑娘善刺绣,以针为笔,以布为纸,用各色丝线绣出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各种鲜艳夺目图案。2015年,龙胜红瑶服饰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第三组学生体验壮族布贴绣。壮族布贴绣是用彩色的布剪成不同的形状,镶缝花边而成型的刺绣类型。图案吉祥寓意种类为主,色彩缤纷鲜艳,透露着强烈的民族风情和个性风格,是龙脊壮族地区极富特色的手工艺品。2006年,包含布贴绣在内的“壮族织锦技艺”荣登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和老年大学的志愿者们认真看老师示范,然后亲自动手制作体验,引起围观群众的啧啧赞叹。通过活动,孩子们和志愿者们深入了解了瑶族和壮族高超的传统技艺,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民俗的无穷魅力。

 手工体验活动后,孩子们和观众一起在民俗厅跳起了欢快的壮族竹竿舞。龙胜壮族人民性格豪爽、能歌善舞,每逢节庆日,壮家青年男女都以跳竹杆舞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孩子们随着竹竿的张合,合着音乐的节拍,两脚不断上跳下踏,做出各种动作,舞蹈热烈,引人入胜。

“五彩缤纷民俗乐”主题系列活动还将在后续中开展第三期,内容包括:笔画壮乡、棋乐无穷、弦乐之雅等。

_DSC2669.jpg

_DSC2666_看图王1.jpg

_DSC2597_看图王4.jpg

_DSC2635_看图王2.jpg

_DSC2651_看图王3.jpg

_DSC2723_看图王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