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蒙曼游桂博:展品背后的故事(一)
11月8日,著名学者蒙曼教授走进桂林博物馆,在跨越千年的文物长廊中驻足凝望。从先秦青铜器的神秘纹饰到宋代瓷碗的温润釉光,她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开了展品背后深藏的“大一统”叙事——一段关于文明交融、边疆治理与文化认同的岭南史诗。●蛇戏蛙纹铜尊:青铜器中的文明对话在恭城秧家村出土的春秋青铜器群中,一件蛇戏蛙纹铜尊引起了蒙曼教授的特别关注。它与同出的鼎、罍、卣等33件青铜器共同见证着一段重要的文化交融史。尊体纹饰极具张力,双蛇盘曲昂首,青蛙悬贴其间,跨越地域的纹饰组合融合了中原文化、楚文化、越文化,是先秦桂林地域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生动体现,蒙曼教授由此引申出湘桂走廊“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的重要历史地理意象。“西北有高楼”象征着中原成熟的礼乐文明,而“东南通绝域”正指向湘桂走廊这条连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孔道。这条走廊是文明交融的桥梁:中原的礼制文明沿此南下,与本地信仰创造性融合,诞生了独具魅力的瓯骆文明;百越文化也通过这条通道,主动吸纳中原礼乐精髓。它证明在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前,深层次的文化融合已然展开,为后世政治上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相思埭:运河里的南北诗篇站在唐代相思埭...
查看详情
-
“桂林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在桂林博物馆举行揭牌仪式
10月27日,由桂林市社科联、桂林博物馆共建的“桂林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揭牌仪式在桂林博物馆举行。自治区社科联副巡视员刘俊、桂林市人大副主任赵德明、桂林博物馆副馆长韦卫能分别在仪式上致辞。仪式由桂林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隆斌主持。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范围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历史、民...
10/27
2017
-
桂林博物馆精准扶贫专题报道——精准扶贫进行时
桂林博物馆作为全州县蕉江瑶族乡太白地后盾单位以来,始终坚持以“认真、负责、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开展驻村扶贫等各项工作:一、建档立卡 精准识别2015年10月份以来,在自治区统一部署下,市、县、乡党委和政府的直接指导下,桂林博物馆党支部派出精兵强将参与精准扶贫工作,高标准完成了6个自然村,11个队组...
10/11
2017
-
走进漓江——桂林博物馆藏桂林山水画东莞特展
9月20日,由桂林博物馆和东莞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走进漓江——桂林博物馆藏桂林山水画东莞特展”在东莞市博物馆正式开展。桂林山水画历史悠久,它以传统中国画为主体,主要表现桂林山水自然本性的律动与意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批以桂林山水为共同表现对象、画风相近的画家,他们的创作专注于描绘漓江山水和...
09/20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