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博物馆2025年“自然课堂”之 “探秘生物多样性”科普研学活动
桂林博物馆2025年“自然课堂”之“探秘生物多样性”科普研学活动在我们生活的这颗蓝色星球上,每一种生物都有独一无二的色彩,共同绘制出了神奇的生命图谱。生物的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这个夏天,跟随我们的脚步,探索生命的奥秘,领略万物共生之美。为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桂林博物馆联合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开展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科普研学活动。我们诚邀热爱自然、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小朋友们踊跃报名,与我们一同开启这趟生命科学的奇妙发现之旅。本次科普研学活动通过参观博物馆、听科普课程、制作精美手工等活动形式,让小朋友们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不仅是一次增长知识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激发内心责任感的心灵触动。每一种生命都是地球的宝藏,每一次探索都是对未来的守护。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宛如一座自然生命的宝库。踏入其中,就仿佛步入了一条跨越时空的生命长廊。让我们一起走进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去...

-
桂林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推介——灵渠
灵渠位于桂林兴安县境内,全长36.4千米,是连接湘江和漓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中原与岭南地区的一条古代运河。秦统一六国后,为巩固南疆边防开凿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建成,初名秦凿渠,后根据唐朝桂州刺史鱼孟威的《桂州重修灵渠记》载,乃称为灵渠。灵渠建成以后,沟通了五岭以北的湘江和以南的漓江,把长江水系...
06/07
2020
-
桂林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推介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
湘江战役是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次重大战役。1934年,8万红军撤离苏区,于是年11月下旬进抵湘桂边界。这时,蒋介石企图依托湘江天然屏障,形成以灌阳、全州、兴安为“铁三角”的“口袋阵”,全歼中央红军于湘江、漓江以东地区。广大红军官兵沉着应战、拼命战斗、不怕牺牲,经过新圩、光华铺、觉山铺等浴血鏖战,...
06/06
2020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城市活动主场设在桂林,快来看看桂林博物馆有哪些宣传推介吧!
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设在桂林,由国家文物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桂林市人民政府承办。本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文物赋彩 全面小康”,桂林将通过展演、展览、论坛、公开课、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现本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
06/05
2020